网站首页 > 工业设计> 文章内容

工业设计的艺术

※发布时间:2018-2-4 0:34:2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苹果iPhone 6的发售,重现了“果粉”彻夜排长队购买的景象。许多人再次为它美妙的设计惊叫。在这个粉丝经济的时代,产品外观的设计风格往往是吸引消费者的最重要武器。美国产品以其充满未来感的设计赢得拥趸,产品的设计往往给人充分的信任感,日本产品则以其精巧时尚俘获消费者欢心

  各个工业强国似乎都有其独特的工业设计“标签”,那么作为新兴制造业大国的中国,产品设计的标签又是什么呢?“山寨、廉价”,可能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虽然很多中国企业的产品已经走出国门,在国际上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作为整体,中国产品的总体评价并不高。

  中国引入“工业设计”的概念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但很多的企业和设计人员仍然认为工业设计就是外观设计,而我们接触到的很多工业设计师所做的工作也仅仅是和外观、包装相关的工作。实际上,工业设计的内涵远不止此,还牵涉到与相关技术的结合、对时尚潮流的把控、对市场需求的洞察,甚至与个人的艺术、社会国家整体的文化传承都相关,是一门非常精深的学问。

  红点唯一华人评委董瑞丰也认为,决定工业设计水平的因素是综合性的,欧美等国工业设计的先进并非仅仅依靠天才设计师巧夺天工的设计创造,它背后整体的教育、文化艺术氛围、企业等多方面的高水准,促成了一个个工业设计精品的诞生。因此,中国工业设计的欠缺也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以解决,而需要从整体上加以提高。

  作为从1985年开始就涉足汽车造型设计,曾参与奥迪100、200、奥迪A6、A4、TT,大宇“蓝龙”、“旅行家”、“曼蒂丝”等车型的设计开发,并连续5年担任有工业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红点全球评审团评委的顶尖设计师,董瑞丰对自己的成就充满了自信,又对中国工业设计的现状充满忧虑。

  20多年里,董瑞丰辗转、韩国、美国学习、交流设计经验,甚至离职“一汽”,下海创办公司。但他一直感慨中国缺乏高水平的工业设计师,全社会的工业设计氛围也并不浓厚,他想办一所专业汽车设计院校的愿望也一直未能实现,“因为招不到学生”。他认为工业设计教育是一个联动机制,要办设计学校,需要完备的制造平台。“像医学院一样,必须有临床实习。汽车设计学校也是一样,我们根本就没有实践的地方。”

  在他看来,当下中国的工业设计不尽如人意,关键的一点在于有效教育的缺失。“美国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面向未来,而我们培养的是复印机式的人才。就像美国的电影,拍的是未来,而我们的电影人只能拍过去和现在。”

  从业人员并不具备一个真正艺术设计师的素养,包括丰富的生活阅历、系统性的专业教育、对造型艺术的天赋和热爱等等。

  在中国以代工贴牌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全球订单的时代,或许中国企业只需要工业设计“从业人员”就已足够。但随着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打造品牌”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与之相匹配的工业设计师的需求就更加强烈。

  在董瑞丰看来,中国产品的未来一定是品牌,品牌就意味着设计,就一定要引入设计师体系,花真金白银招募真正的设计师,而非仅仅把设计作为锦上添花的小角色。这就要理顺企业家与设计师的关系,或者说企业家的观念要转变。

  “设计师是有深度的,老板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会。经营一个企业,你要承认你不行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尊重设计师。老板要放权。”董瑞丰说道。在他看来,这是当下中国企业引入设计师体系亟需迈过的一道坎。

  董瑞丰认为,工业设计要真正落地,需要变“技术性思维”为“创新性思维”:“创造不是技术,而是想象、设想,英文叫hypothesis,不是technology。中国不缺技术,缺的是创造。创新者拿的是品牌钱,技术拿的是加工钱。”董瑞丰指出。

  不可否认,中国的工业设计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董瑞丰认为这归根结底是与整个国家的文化氛围和传承相关的。他举例说,以其汽车工业设计闻名,但实际上它的绘画、建筑、雕塑等,无不体现和传承着德意志设计的精髓。

  从代工转向品牌是必然趋势,这一过程中工业设计能起的作用无可替代,运用得当,当能取得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来自太极鱼创意设计机构创始人Wolfgang Obermeie伍刚先生、美国创新专业协会核心专家Michael Eagleton迈克尔先生、著名设计师、YANG DESIGN杨设计战略顾问创始人杨明洁先生作了有关工业设计的精彩...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