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计名人> 文章内容

国防教育系列之伟人史迹

※发布时间:2017-10-14 10:22:0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邓世昌纪念馆,国家博物馆,也是广州市唯一经批准成立的名人纪念馆。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这里同时也是广东省、广州市文物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罗湘君:邓世昌纪念馆主要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邓世昌在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1994年,在他殉国100周年的时候,当时由市文化局成立的。在他殉国100周年的时候,当时这个纪念馆主要是以邓氏祠为主体。这个邓氏祠当时也是邓世昌家族的家祠,整个祠有4700平方米,是典型的岭南建筑。

  “云台功首,甲午留名。”邓世昌,原名永昌,字正卿,清末海军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在中日甲午海战中为抗敌舰,壮烈殉国,时年仅45岁。

  罗湘君:1894年,因为日本的挑衅才掀起了举世瞩目的中日甲午战争,也是通过这个战争,使到我们北洋海军损失惨重。当时战争是在上午开始的,在上半段的时候,我们海军还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下午日军调整了战术方式,重新发起对北洋海军的战斗。当时日军的军舰在数量上、吨位上、航速上都略高于我们北洋海军。首先战争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北洋海军的一个旗舰定远号,丁汝昌率领的定远号受伤了。当时邓世昌驾驶的致远号为了定远号就冲到前面。他就觉得应该把日本的旗舰吉野号撞沉,如果撞沉了它的话,在声势上我们可以占据优势。一来为了定远号,二来为了击沉吉野号,就冲向吉野号,结果最后致远号的弹药全部打完了。打完的时候,邓世昌表现得非常突出,就把将士集中起来,就说:“我们的船上已经没有弹药了,如果我们就这样等着日本军舰把我们打沉的话,我们觉得很(不甘心),我们必须用我们的船去撞击日军的吉野号。”

  随即,邓世昌毅然驾驶致远号全速撞向吉野号,结果不幸中雷,与船上两百多名将士共坠大海。据记载,邓世昌落水后曾被他舰救出。但当他看到全舰队员都已没入水中,便而言:“事已至此,义不独生。”于是纵身跳入大海。邓世昌这一天是农历八月十八,正是邓世昌的生日。邓世昌殉国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从优抚恤。而邓世昌的族人为了纪念邓世昌,则用光绪帝下拨的4万两抚恤金扩建了邓氏祠堂,也就是如今的邓世昌纪念馆。

  罗湘君:邓氏祠始建于1834年,当时面积比较小,没这么大。后来在邓世昌殉国的时候,朝廷就追封他为“从一品”的官员,了10万两白银给他们家族。他们家族就用这10万两白银中的4万两来扩建这个祠。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当时朝廷就派了一个大臣过来,当时陆交通没那么发达,都是水交通。大臣们,一帮官员,坐着船直接到珠江边上,海珠区这边有个叫金花庙的码头,直接就在那边下船。当地的居民和他们家族铺了红地毯,直接从祠铺到码头那边,来迎接这位钦差大臣。当时还有一块黄金匾,上写“教子有方”,给他们作为赏,邓氏家族出了一个这么杰出的人物,作为一个褒,一个肯定。当时场面常盛大,也很热闹。

  邓氏祠坐落于广州市海珠区宝岗大道龙珠直街龙涎里。1849年,邓世昌便是诞生在这附近的一所民居里。在邓氏祠的正门前有六级台阶,这是按照清朝一品官员规格所建,在广东祠堂建筑里极为少见。在祠堂的后花园仍然保存着邓世昌小时候经常在附近玩耍的水井以及其亲手种植的苹婆树。

  罗湘君:苹婆树是100多年了,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却是一棵比较嫩的苹婆树,所以大家都感到很疑惑。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典故,当时这棵100多年的树1991年的时候因为台风倒了,为什么突然又长出一棵嫩的树呢?都认为是邓世昌的所致,所以才长出一棵苹婆树,而且当时在树的旁边长出了一棵灵芝。当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发现,开始都是小小的。后来的一个旅游团就发现了,发现以后觉得很奇怪,这个地方怎么会长出灵芝呢?在这么热闹的城市里面不会长灵芝,灵芝都长在崇山峻岭里面的。所以觉得很奇怪,更加感觉这个地方很有,他们不自觉就在这里转了几圈。当时我们的办公室就在这旁边,觉得很奇怪,这么多人围着这个灵芝转是什么意思。出来问,他们说这个地方是很有的,邓世昌会显灵的,所以才长出了灵芝。

  睹物思人,一井一树,均让我们感受到了浓烈的英雄气息。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对英雄人物的理解基础上,而展览则是最直接的方式。纪念馆常年举办邓世昌与甲午海战展览,通过介绍邓世昌的生平与爱国事迹,教育后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此外,纪念馆还通过打造流动的博物馆把英雄事迹推广到全区全市。

  罗湘君:现在市民生活压力这么大,工作这么紧张,可能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到我们这里。我们有这个义务将我们的展览,将邓世昌的爱国传递出去。我们从2003年开始,我们就将邓世昌与甲午海战这个展览送出去,做成一个流动的形式,送到各个学校,送到各个社区,让他们可以不用走进博物馆,就可以了解邓世昌的,有关的一些生平事迹。

  罗湘君:例如问题的展览也是国防知识有关方面的,还有“五四”方面的,今年做成“五四”的流动展览。我们都会做成一种缩小版,用流动的形式送到我们学校,送到我们社区。所以那么多年来,我们大概做了十多套流动展览。每年、每个学期都会有不同主题,不会重复的。

  罗湘君:例如我们去年在邓世昌殉国日,每年的9月17日是他的殉国日,在那一天我们会开展不同的活动。我们去年就开展了一个全区的国防教育系列活动,全区各个学校几千名学生参与。他们参与了致远号的航模竞赛,还有一个可以现场表演的电动比赛等等一系列的航模竞赛,就在我们邓氏祠前面的广场举行,同时配套出版了邓世昌连环画那本书。所以整个国防教育活动开展得非常灵活、生动的,主题很鲜明。让学生、市民感兴趣的一些主题,我们不会被动地让他们看我们的展览,我们会开展活动,让他们来参与,而且觉得有兴趣地来参与。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开展国防教育的一个方向,也是我们以后在这方面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罗湘君:小朋友“六一”儿童节在这里进行宣誓仪式,加入少先队。广州的海军兵种指挥学院2007年在我们这里建立了一个思想教育。2008年,广州警备区组织所有武装部的一些政工干部在这里开展教育的活动。每个人在这里宣誓举行仪式,向邓世昌花圈等等这些活动。

  留心的市民会发现,邓世昌纪念馆最近正在进行,那么重新后的纪念馆将会以什么样的姿态示人呢?

  罗湘君:目前我们整个展览已经启动了,我们5月8日,在九艺节期间正式向市民。目前我们的这个展览就有几个特色,第一个,将展览跟我们的祠堂相结合。第二个,将展览做成以人物为主,因为这是名人纪念馆。我们从邓世昌的忠、孝、礼、仁方面去立体地展现邓世昌。第三,在展览方面克服展场的局限性,让展场展示的内容得到最大限度的延伸。我们通过一些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在有限的展场里面,让我们的展示内容得到最大限度的延伸。我们不会仅仅立足于邓世昌纪念馆,我们会与邓世昌相关的,有山东甲午战争纪念馆,有李鸿章纪念馆,有福州船政学堂纪念馆等等这些,都会融入我们多的一些屏幕里面,让他们通过点击,通过需要去了解邓世昌或者与他相关的人和事。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与邓世昌纪念馆一样,同样以名人著称。与前者不同的是,从这里走出的名人不是一个,而是一批批。

  冯惠:黄埔军校一直被称为将帅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国共两党许多优秀的将领。像方面五位元帅,三位大将,八位上将出自黄埔军校。当中,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就有187位出自黄埔军校。所以我们把黄埔军校称为两党将帅的摇篮。从这里培养出来的学生、教官,他们无论在东征、北伐,还是在抗日战争当中都是充分地发扬了黄埔,立下了赫赫的战功。

  黄埔军校始创于1924年,是大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正式名称为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所以通称黄埔军校。军校在黄埔办到第七期,1930年迁往南京,1938年军校校本部被日军炸毁。1984年,成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1988年,旧址被定为国家级文物单位。1996年,广州市按原位、原尺寸、原面貌原则重建校本部,使军校旧址恢复了昔日风采。

  冯惠:黄埔军校自1984年建馆以来,当时所有的景点就是孙中山先生的故居和,因为校本部在1938年时被日军炸毁。但是1996年的时候,就重建了黄埔军校的校本部。所以应该说我们的景点在1996年之后,重要的景点就逐步开始完善了。我们现在下辖的景点,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就包括校本部、孙中山先生故居、孙中山,还有当年学生们的训练场地。但是这些复原就不像校本部和故居、这么完善,它是分散在岛上。还有炮台、东征阵亡烈士墓,有这么几个景点。

  冯惠:(这里是)校长室,大家请看办公室墙上的左右两边都挂有黄埔一期学生的名单。其实当时蒋介石对黄埔一期的学生非常关注和非常用心去培养,每周他都会请十来名学生在这排队等候,一个一个进行问话。问话的内容大概就是:你从哪个地方过来,你为什么要报考黄埔军校。这些拉家常式的话题,以便拉近和学生们的距离。当然,学生当中如果是浙江籍的学生,校长的老乡的话,蒋介石就会非常留意,在他的名字下面就会做一个记号,以后浙江籍的学生在黄埔军校一般都有发财的机会。我们再看这张办公桌,是蒋介石的办公桌,我们称为钢琴式的办公桌,琴桌。钢琴式的设计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密作用。如果我们在站在旁边,不容易看到校长所写的文件。校长离开之后,他的文件也不用收,钢琴的盖子往下一盖,他的文件是保密的。所以说校长也是一个做事情非常谨慎的人。现在我们都很少看到这样的办公桌了。这里是校长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也是军校几位领导人经常开会和碰头的地方。军校的党代表廖仲恺由于当年他身兼多职,同时也是广东省财政厅的厅长,经常往来于广州市区和黄埔之间,所以他在军校没有单独的办公室。回来以后,廖党代表一般也都在这里办公。这里就是孙先生的办公室了,孙先生是黄埔军校的校总理。这个总理的职务也相当于我们现在董事长的职务。平时军校最主要的工作还是由校长蒋介石来负责。孙先生1924年创办了黄埔军校,1925年3月12日在病逝。所以一生当中他来黄埔军校来了五次,也就那么一年的时间,有三次是在这岛上度过的。这是军校专门为孙先生设立的办公室,孙总理办公室。好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官长饭厅。顾名思义,就是长官们吃饭的地方。我们看到这里面的陈列,前面几张圆桌就是主要长官的饭桌。这里是普通军官的饭桌。当时吃饭的时候,校长蒋介石一般都不会在家里用餐,都会来到这和长官们一起吃饭。每回吃饭之前,当天的执行官就会一声令下,开动。所有的军官才能齐刷刷地坐下,开始吃饭。吃饭的时候,筷子是不能碰到饭碗发出响声的。而且吃饭的时候,大家都会看着校长蒋介石。他吃饭的时间大概只有十分钟,只要他放下了筷子,没有任何一个军官敢再吃饭的。所以从这一点也体现了当时军校这种严明的军事纪律。据说当时有一些军官十分钟之内,他吃不饱饭,所以就会把一些馒头藏在口袋里面。但是训练的时候天气非常热,就经常发生馒头在衣兜里面发馊,发出一种臭气这种趣事。这边就是校长会客厅,也就是校长接待客人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会客厅非常典雅、大方。不要说二十年代的中国,就是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它都常大气的。这是学生宿舍,我们看看里面的陈列非常整齐,也可以表明当时学生们作息常有规律的。当时黄埔军校在社会上创办以后,引起的反响是很大的。年轻人当中都流传有这么一句口号:“要,到黄埔”。所以说到黄埔军校来已经成为了当时年轻人最为骄傲的这么一种选择,像新加坡、越南都有一些学生在这里就读。学生们来到黄埔军校以后,早晨五点钟起床,晚上九点半熄灯就寝。早上他们主要就是上一些军事理论课,下午就是进行军事训练、实练。

  2003年10月,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以其独特的优势,被评为广州市第一批国防教育,承担起全市国防教育的任务。在内,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的主题展览,这些展览以图、文、声、像等形式向市民进行国防教育。

  冯惠:我们现在展览的主要就是黄埔军校校史的史迹展览,这是我们的主打展览。还有黄埔群英馆,主要是介绍当年黄埔军校的一些将帅的故事。这两个展览是主打展览。当然还有相应的临时展览,像北伐战争中的黄埔人,还有孙中山先生和他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先生的故事,还有粤海关黄埔分关旧址这么几个临时展览。

  此外,还利用军校传统优势对学生、企事业单位及干部等进行军训、军事拓展、企业内训、干部军事日等活动。尤其是军训,是的王牌项目。

  西林:我们这里的训练场有五处,占地面积总共有五千多平方米,能同时容纳两千多到三千学生在这里同时训练。他们来了以后,全部都是军事化的管理、军事化的训练,这种程序都是像准军人一样,来到这里就是准军人。教官是按部队那种,下级向上级报告,每次训练的时候都是这样子。训练的时候我走过来,他们都会向我报告,他们在做什么。然后我会给他们一个指令,他们继续干什么。教官配备有军事教官,生活教官。军事教官是以复退军人班长以上的为主,然后经过我们自己培训之后上岗。生活教官一般请的是女教官,女教官一般是配合男的军事教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一般一个队五十人,都会配一个军事教官和一个生活教官。这里还配有多个课室,一个大礼堂,还有一个多课室。一般来讲,()来这里以后有个政训课,通过三防教育,还有把历史课结合在一起。

  王媛媛:我觉得这个是最能够代表我们中人和中国人最有特色的一个培训项目,基本上在其它地方都没有这样的一个。首先第一个,它有一个非常好的训练、军训,能够让我们这些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一直都没有太多严谨的生活状态,在这里可以做到重新的塑造,这是最主要的。因为这样对我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观是一个非常好的帮助。

  华希敏:我们单位是一个以办公室为主的,大家都坐在办公台前,首先第一点缺乏了体格的锻炼。第二,这次也是一种团队的培训,锻炼一下大家互相协助、加强纪律的氛围和面貌。

  林成国:因为我们这里的培训是军事化的拓展培训,所以跟其它不一样。因为我们这里以军事化管理为标准,现在很多企业希望自己的管理方式与军事化管理结合。我们这里是军事化管理,来这里之后按照我们的流程,首先第一个是领取军训物资,然后就经过一些简单的军队队列训练强化他们的纪律意识和执行力。然后进行我们的开营仪式以后,就开始进行我们的项目。首先进行的是破冰项目,主要是打破之间不熟悉的感觉、隔阂,融洽一下团队的氛围,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的项目有信任背摔、南水北调、攻城、毕业墙、战地野炊等等。这些项目主要是打造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有他们的执行力。

  规范的训练,严谨的作风,历史的熏陶与现代教育手段的完美结合,不仅锻炼了们的意志,培养了们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的,同时也提高了们的国防意识和国防技能。由于在国防教育方面所取得的突出和良好的社会效应,2009年,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被评为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

  西林:从1997年至今,我们大概接待学生累计有20多万。企业培训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大概有5万多人。通过把黄埔军校这种历史的氛围给每一个企业,打造了“一日黄埔生,一生足自豪”。

  整齐的队列,嘹亮的口号,激昂的神情,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黄埔师生在平定商团叛乱、东征、北伐以及抗日战争中的英勇顽强,所向披靡的强大气势。昨天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优秀军事人才,今日的军校旧址让我们看到了人们保家卫国的信心和希望。

  无论是邓世昌纪念馆,还是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这些的现实意义早已超出了其纪念意义本身。他们用伟人的激励着每一位市民,为现代国防教育的长期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2010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他们也将为即将到来的第十六届亚运会呈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