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xifu对于安藤忠雄,似乎不用过多介绍,世界级建筑大师、清水混凝土诗人……当今建筑界,恐怕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
在过去50年的时间里,这位世界级建筑大师创作了150多项国际著名的建筑作品和方案,获得了包括有建筑界诺贝尔之称的普利兹克等在内的一系列世界建筑大。
从高中毕业的拳击手自学成才成为日本第三位普利兹克建筑师,这份经历放眼整个建筑史都是绝无仅有的。
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的安藤忠雄,从未接受过任何专业建筑教育。15岁高中毕业之后,家庭不能负担继续读大学的经济压力。安藤做过短暂的木工,也当过开车司机,而后开始拳击手生涯打过十几场职业拳击比赛。
命运的转折点来自两本旧书。20岁时,在旧书店偶然遇见现代主义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两本作品集,让安藤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柯布西耶对安藤的影响很大,安藤学习他的建筑,临摹他的建筑线条,甚至后来的环球旅行(柯布西耶也曾环游建筑名胜)。
1963年,安藤环游日本,朝拜现代建筑大师丹下健三的建筑作品,结果“得到了超乎预期的”。
1965年之后的4年里,安藤又两次环球旅行,足迹遍布欧、亚、美、非四大洲拜访各大名胜古迹、知名现代建筑。这两次旅行,所见所行对安藤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1969年,28岁的安藤忠雄在日本成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被他戏称为“城市游击队”(受旅行所见家切·格瓦拉游击队的影响)。安藤的建筑生涯正式开始了。
安藤开创了一套独特的建筑风格,清水混凝土材料、简约的几何构成、光影静谧的空间,为建筑设计带来划时代的启迪。
住吉的长屋设计于1975年,占地仅33.7平方米,全混凝土打造,外墙没有窗户只在入口留了一个门洞,像是一块方正的积木挤在四周的低层住宅群中。
这座外观极度简洁的建筑,内里其实别有洞天。安藤把建筑整体分为三段,两边作为封闭空间,中间一段不封顶,作为天井采光。
整个设计一反传统建筑的常态,对外无窗,中庭不封顶。这样开创性的风格使安藤一时声名大噪,也给安藤带来了1979年日本建筑学会赏至高荣誉。
外围不开窗,带给人一种于世距离感,家就是最安全的堡垒;天井不封顶,让阳光进来,抬头看就可以看见天空,又让人体会大自然的舒适。
但凡开创性的建筑,都会有其缺陷。住吉的长屋也是,居住的确不舒适,无法遮雨,也不能有效通风(虽然设置了地窗)。
如果说“住吉长屋”只是一份青年建筑师的创意作业,尚难以成就一位建筑家的“伟大”的话,那么九年后竣工的一项艰巨工程,则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1983年,在位于滩区的山间谷地中,出现了一幢造型奇异的住宅楼。山体呈60°倾斜,从上往下看,这些住宅楼与其说是“建”在山坡上,不如说是“挂”在几乎垂直的陡壁上。
顺着山体坡度而建的六甲山集合住宅公寓,完全融入了自然里。安藤对于布局的规划上的设计类似于日本传统的街巷,平面对称的建筑物单元空隙,用上下交通的阶梯衔接。
三部曲里,安藤将光影、风声……自然的碎片引入建筑里,追求“永远的建筑”;安藤设计的,具有神性,具有安抚人灵魂的力量!
而风之之所以得名,不是因为本身,反而是因为这条风之长廊。钢结构分割模拟柱廊效果、磨砂玻璃半封闭空间以及地势落差,拉长了时空距离,模糊了尺度感。当山顶的海风贯穿而过,沁脾。
从风之长廊一个不起眼的入口进入到内部,又是另一番光景。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室内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巨大的落地窗被安藤用窗棂构成一个,阳光投射进来,整个空间会被巨大的十字投影分割,形成了著名的“影之十字”(与光之对应)。
北海道夕张山脉东北部群山环抱之中的一块平地上的这座小型建筑,就是安藤忠雄的三部曲之一的水之。
与风之一样,水之的重点在正对的水池上。安藤设计了一个90×45平方米的人工水池,从周围的一条河中引来了水又精心设计了水深,使水面能微妙地表现出风的存在,甚至一阵小风都能兴起涟漪。
水池在眼前展开,中间是一个,一条简单的线分开了大地和天空、和神明。面向水池的玻璃面是可以整个的,人们可以直接与自然接触。
水之可以说是安藤三部曲里面最美的了,不同的季节,景致随着时间的转逝而无常变幻,每一季都美的让人神往。
光之与前两者相比更不起眼,坐落在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日丘一片住宅区的一角,甚至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入口。
但当人置身其中,自然会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神圣与庄严。脚踩在木地板上发出声响,阳光从墙体的十字开口里泄进来,神圣、清澈、、震撼。
光之里还有非常特别的一点,一倾斜向下,信徒的座位高于。这有别于大部分的,打破了传统的天主建筑,亦反映了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该平等的思想。
从做建筑设计开始,安藤就一直探索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尝试将建筑与自然有机的融合。“建筑的目的永远是创造一种能让建筑之力和自然之力在矛盾生的”,是安藤进行建筑设计的基本信条之一。
为了不直岛生态,安藤将美术馆近70%的建筑深入地下,并沿山丘坡度修建了入口,完美地将美术馆融入到周围的自然景色之中。
美术馆虽然在地下,但进入其中就又是另一种感受。自然光通过不同形状的缝隙与开口被引入室内,不同的时间里呈现出不同的光影,“比起明亮不如幽暗,比起在地上不如到地中。”
与地中美术馆异曲同工的还有本福寺水御堂的设计,不同的只是地中美术馆在地下,而本福寺水御堂则被安藤放到了一片池下。
在池的包围中慢慢走入,非常具有禅意,也是将“天、光、水”三种安藤元素做了最极致的结合。
进入池中,缓步下行,蓝色的光线渐弱,直至差不多全黑,进入大殿后突然被满堂的红色。人就像是步入了一段极具禅意的人生旅途。
日本札幌某处的墓园十五年前修建了一尊高达13.5米的佛像,但因佛像对场地来说尺度太大,一直以来都在寻求安置它的方法。
在看安藤作品的时候,很难不被他设计的那些空间震撼到。极简的几何空间、不变的清水混凝土让每个空间,无论大小都蕴藏着独特的情感。虽然很多建筑师都偏爱融入情感,但似乎只有安藤可以做到让空间如诗般倾诉。
日本市一处海滩矗立这两栋四层高的小房子,距离海水线米的距离。每栋房子的面积只有不到五米(4.75米)见方。
踱步在顶层起居室,远望海平面,仿佛海水就在脚下拍打。小房子很简单,但建筑的空间里仿佛在诉说家的温情。
安藤忠雄的代表作之一小筱邸住宅,是象君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同样不算复杂的建筑结构,被安藤控制的恰到好处。这座建筑给象君的感觉,就像是安藤用清水混凝土写的一首诗。
白天,阳光照射在光滑平整的混凝土墙壁上,产生丰富的光影变化;夜晚,光洁细腻的表面在柔和的漫射光作用下,仿佛被罩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光晕,弱化了人们印象中混凝土墙面的冰冷僵硬,使人产生想要触摸它的冲动。
这座建筑是阪神大地震后的城市宣言。安藤在混凝土盒子外再套上一层玻璃盒子,由玻璃和混凝土形成了二重皮膜,对建筑进行了全新尝试,创造出现代建筑中的“缘侧”。
入口螺旋向地下,大体量的混凝土建筑极简的几何形态,想必无需象君多说什么,大家也可以感受到,这座建筑传递出来的情感,庄重肃穆。
在安藤那些形式感极强的建筑中情感从不缺乏,时而纤细若丝,时而磅礴宏大,一直在续写着清水混凝土的诗篇。
2009 年,安藤忠雄的胆囊、胆管和十二指肠因癌细胞被全部摘除。5 年后,肾脏和脾脏也被摘除。
“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待在之中,从远处凝望,朝它奋力奔去,就在那样拼命忘我的时间里,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