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英文名称为Aperture。在镜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控制一张
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标准的值从大到小为: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和F64。从以上的公式我们可知,要达到相同的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如上图中巨大口径的奥林巴斯300mm/F2.8镜头。
同理,相同焦距下值越小,镜头的有效通光口径越大,在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越多,例如从F4.0调整到F2.8,进光量多了一倍。对于单反相机变焦镜头而言,F值通常介于F2-F22,而对于消费DC而言F值通常介于F2-F11。下面笔者就带大家看看各种不同的类型。
虽然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影像产品,从摄像头、器,到我们常见的数码旁轴相机、数码单反相机、数码摄像机,但是根据不同的内部结构以及不同的市场定位,常见的镜头却仅仅分为三类:固定式、猫眼式和虹膜式。下面笔者就为大家分别介绍一下,我们首先看固定式。
顾名思义,采用固定式的镜头,不能对其的大小进行调整。这种通常在低端设备,比如手机镜头,摄像头以及器等一些对光学性能要求不高的产品上使用。
猫眼式也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因其形似猫眼而得名。这种是由一片中心有椭圆形或者菱形孔的薄片平分为二,并将两片有半椭圆形或半菱形孔的金属薄片对排组成。由于造价低廉并且可以随意调整大小,所以猫眼式被广泛应用于入门级别的消费相机中。
虹膜式是由多个相互重叠的弧形叶片组成的,叶片数可多达十八片,并且叶片数目越多,虹膜式的孔径越近圆形。由于叶片的离合能够改变中心圆形孔径的大小,并且多叶片设计可以提供更加接近圆形的透光孔,因此现在绝大多数的消费相机镜头和几乎所有的单反相机镜头都采用这种结构的。接下来笔者就给大家展示一下虹膜式在不同值下的具体样子。
为了更好的为广大网友展示效果,笔者特意找来一颗采用了虹膜式的尼克尔AF 50/F1.8D镜头。从下图中标注的数值上我们可以看出AF 50/F1.8D的环提供了从F1.8到F22一共8档的完整范围。
下面的动态图像分别为大家展示了从F1.8开始,F2.8、F4、F5.6、F8、F11、F16一直到F22各档的样子,方便读者更加直观的了解的构造和各档通光孔的实际大小。
尼克尔AF 50/F1.8D镜头所采用的虹膜式一共由7个叶片组成当全开的时候,镜头的通光孔明亮而宽广,这就使得单位时间内的通光量更多。
不过在通常情况下,笔者不单反相机用户打开镜头的后盖,并将镜头长时间的在自然中观察其结构,因为这样一来,空气中的灰尘会沿着没有任何防尘的镜头尾部进入镜头,从而影像其光学素质和机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