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计资讯> 文章内容

华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马明华获颁2018年中国青年建筑师

※发布时间:2019-2-21 19:29:0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1978年生于广西北海。现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建筑创作研究院建筑师。1996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本科。从2001年就读硕士起,跟随何镜堂院士学习及实践,建筑设计博士学位。在导师的产学研培养模式下,参与过苏州市虎丘核心区整体设计、广州美术馆、深圳宝安区综合服务办公楼等大量设计实践机会。其主导设计的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规划获2005年度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重庆理工大学公共教学楼获2007年度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一等,2008年度全国勘察设计二等,2010年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2016年华筑。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获得2017年全国勘察设计二等。2018年获得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

  马明华:最幸运的是成长在一个发展的好时代,让中国成为最大的建设和建筑市场,个人得到了更多机遇和机会。我也很幸运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不同阶段都遇到帮助我的老师、同学、同事。这些年做出了一些成绩,为社会创造了一些价值,这是很幸运的。

  马明华: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城市的发展与更新,会遇到更多新的设计问题,希望接触一些更加有趣的项目,和设计团队一起探索努力,做出更好的作品,获得更多的进步;每个人都为社会与时代贡献一丁点力量,我们的城市和社会就会更好。我们做的可能是一个建筑,但我们建设的是一个城市。

  2 0 18年,马明华4 0岁了。今年,他荣获2 0 18年度中国青年建筑师。这是业界给予青年建筑师的最高嘉。

  自1996年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建筑结缘20多年。他先后参与多个建筑设计项目,并主导完成重庆理工大学、宿迁玻璃博物馆、嘉善规划馆等代表作品。

  的4 0年,也是中国建设的黄金年代。这里,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建设和建筑场域,马明华并参与其中。

  从高校建筑到文化建筑到城市更新,回头看,不同建筑类型也正契合着社会发展与城市变迁的轨迹。

  马明华是个“材料控”,于不同材料工艺的千变万化与表达可能。他把建筑师比作一张蜘蛛网,由中心点出发,与关联学科不断延伸,每个新项目都是一次新学习。

  1978年6月,马明华出生于广西北海。他还有个哥哥,算是赶上独生子女政策到来前的“最后一趟车”。1979年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北海当年还是座海边小城,没有飞机火车。印象里,北海的道都是四纵八横的,像小学生作业本。北海的海和老街,是马明华从小徜徉之处。

  1984年,北海成了“全国首批沿海城市”,开始进入国人视野。城市设施、市容市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明华后来的建筑之缘,和父亲有关。父亲是军人出身,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画画也很好,又酷爱木工。父亲转业时,带回的几个箱子里装满了木工工具,还有很多字画。

  从小,父亲便教马明华书法,后来小学开始学国画,中学接触素描,功底扎实。当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些都给未来从事建筑设计打下了基础。

  1983年父亲给他做了小算盘,还用隶书写着名字;小学时,马明华说想要个笔筒装毛笔,父亲立马找来竹子动手做到夜里三点,第二天就用上了;家里的铁皮信箱,别墅院子里的晾衣架,木制水果刀……都是父亲动手做的,他用铁食人蜥蜴皮、塑料、木材等各种材料变着“魔法”。“所有东西他都能想办法去实现,这其实和我们后来做建筑模型是类似的。”

  读初中时,马明华加入班主任成立的摄影兴趣小组。此后一直保留了这个爱好。1991年,马明华有了自己的第一台机,海鸥牌,300元。这在当时很炫酷。

  父亲转业后曾在罐头厂、淀粉厂任厂长,母亲在风机厂工作。马明华家最早是住在罐头厂仓库,到小学,就住进了三层高的预制板楼里,搬家几次后,住进了城区小别墅。随着时代变化,预制板楼现在不给建造了,马明华感慨,以前觉得住仓库多惨多苦,但现在要是能找一个仓库来住或当工作室,简直太好了!“以前觉得一个旧的东西,现在变得更有价值了。”

  即使是少年马明华,也明显感受到了发展的热潮。哗啦啦,市里突然热闹了,海边似乎一下子“长出”了好多房子。

  1992年,马明华跟着出差的爸爸第一次到广州。那时广州高层建筑还不多,最高的是环市东的广东国际大厦,俗称“63层”,也是当时中国楼层最多、最高的标志性建筑。次年,广州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这里开业。

  在全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酒店白天鹅宾馆,马明华和父亲也打卡留影了。“好漂亮,连厕所都可以建得那么漂亮!跟外面的很不一样。”白天鹅宾馆的中国园林式中庭建筑,给14岁的他留下了模糊印记。

  马明华的成绩一直属中上水准,考大学时,对学什么没头绪。父亲的朋友在规划局,他,“你学习不错,画画又挺好,可以考虑学建筑设计啊。”建筑学是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结合的学科,这吸引了他。

  当年华工建筑学在广西只招2人,考分要求最高。马明华考完估分,应该没问题。于是,对建筑完全未知的他,迈进了建筑学大门。1996年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就读本科,后在华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了硕士博士学习。

  对于建筑的热爱,是在学习中日久生“情”的。学习完《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等专业课程后,看建筑的视角不同了。从以前只关注美不美,到开始更关注人的行为和空间的关系。“从书本到实践,相当于是一个印证,不知不觉被刺激到”。

  “他的手头功夫最厉害!”包莹和马明华是大学同班同学,毕业后一直在同单位。他说,马明华的绘画能力是同学中最高的两人之一,尤其是钢笔淡彩和素描。“我入学前没学过画画,我们俩一个天一个地。当时上素描课,老师点名总要说两个人,一个是他,每次都90多分,最高;一个是我,总是60多分。”有一次,包莹干脆临摹了马明华的素描,终于从60多分提高到70多分。

  马明华的运动天赋也让同学刮目相看。“他是我们班体育最高分,进大学时还是全国羽毛球的二级运动员,跆拳道黑带……”包莹指着一张1996年的合照笑说,“你看,我们都长老了,他基本没变,身材保持得还很好”。

  照片里,是他们大一合作完成的第一个作品,搭建的是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拉罗歇别墅建筑模型。柯布西耶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也是马明华最钟爱的建筑师。

  90年代初电脑还未普及。大一到大三,建筑系学生所有的设计都是手工绘图做模型。“用针管笔画,必须提前想清楚,一次到底,几乎不能修改。”

  1999年,马明华有了第一台电脑。最开始以打游戏为主,后来才慢慢学习用电脑绘图,做建筑设计。“电脑是个双刃剑,现在的学生手绘少了,基本功可能没那么扎实。”

  学校所在的五山当时还是郊区,购买图纸不容易,几个同学坐22到广卫,再走到天成附近的纸行。一次买几百张大家扛回来。2011年运行了几十年的22公交车停运。

  此后一段时期里,马明华所在的华工设计研究院承担了众多高校规划和校园建设项目。领衔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也因此被誉为“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

  马明华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浙江大学紫金校区的建设。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再到施工,全程参与。在参与设计的过程中,马明华领了何镜堂“两观三性”的精髓。

  他记得有一次,何老师随手画了一个很小的总平面草图,等建成后,居然与之基本吻合。“何老师对尺度的把控感太准确了,当时就很惊讶很。”

  2002年研二时,他甚至有机会作为设计负责,带着团队参与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原重庆工学院)的建设招标,并拿下第一名,当时这一项目是面向国际招标的。“研究生承担一个项目的机会很少很少,非常难得。”

  包莹也是该项目的设计者之一。他记得,一期项目施工图交图前三天,他和马明华连续熬了三天三夜。第三天去签字时,马明华坐旁边睡着了。

  出差汇报,甲方一看,哟,是研二学生,这么年轻啊,开始不信任。马明华和团队通过严谨出色的方案,仔细沟通,认真负责,几年下来赢得了甲方充分信任。

  包莹眼里,老马特别注重细节,做事很认真,对每个材料的尺度、材质,近看中看远看的形态都格外讲究。“他对建筑品质的要求特别高。”

  当时重庆理工大学的公共教学楼设计中,每个窗户均有一个竖向遮阳板的造型,按原方案要使用铝板,甲方认为铝板太昂贵希望取消。马明华,这是设计特色,也是实际需求。

  随后,马明华与甲方就跑到重庆最大的建材市场找了很久,最后找到了价格相对优惠的钢筋泡沫挺拔板,经改进和铝板效果接近。包莹说,他既追求设计效果,也会真正去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案。

  马明华强调,一个建筑的最终呈现,不是一个建筑师的,而是团队不断思想碰撞完善,也是社会各方意见需求的综合产物。

  从规划到建筑设计,该项目持续了10多年,也伴随了马明华从硕士到博士阶段。“很少有项目一直做这么长时间,常难得的机会。对于我来说,是从0到1的过程。”

  除了校园规划、教育建筑,马明华还参与了苏州市虎丘核心区整体设计、广州美术馆、深圳宝安区综合服务办公楼等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展览建筑、城市规划等多个设计项目。同时主导完成宿迁玻璃博物馆、嘉善城市规划展示馆等项目设计。

  2014年,马明华主动接下宿迁玻璃博物馆的项目。“生产空间转向空间生产,旧玻璃厂,我很喜欢这样工业留下的历史痕迹,马上接了下来。”

  宿迁是一座成长于硅砂之上的玻璃城,有“中国玻璃城”的美誉。当地希望将一个老砂矿旧址为玻璃博物馆,把宿迁的玻璃历史放进去。

  “有工作干就有饭吃要想吃得饱工作要干好!”一到那,马明华就被这个醒目的历史吸引。“太有历史感了!保留!”

  他和团队到现场测绘,按“以旧为基、新旧融合”的原则设计,让新旧建筑融合,产生新活力。“尽量保留和利用旧建筑主体和机械原物,把历史的样子最大程度保留下来。”

  马明华算是个“材料控”。他对建筑材料工艺的钻研。“同一种材料在不同工艺下,可以出现千变万化的可能性,这给设计有了很多表达可能。”

  在玻璃博物馆外墙材质上,他把老建筑的材料列表,从质感、颜色分析比对,最终选择了水泥板、红砖、铝拉网等用于新建筑。“自然朴实的材料,让新旧整体融合得比较好。”

  今年,宿迁晶·世界玻璃艺术馆建成并,这里成为展示玻璃发展文化、玻璃产业变迁,科普展陈等一体的综合体。

  2016年,马明华还做了宿迁婚礼的设计项目。从设计到施工,长期跟进。那段时间,马明华常往1500公里外的宿迁跑。

  “每次设计都是一个磨合的过程,不到最后一刻,这个作品都有变化。建筑没有100分,但你采用什么策略把它做得更好,就是建筑师的能力。”马明华说。

  马明华的幸运,从读研究生时开始,遇到中国建设的黄金年代。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给社会和建筑提出不同需求。

  “我们做设计,不同建筑类型是跟国家发展、社会需求变化同步吻合的。比如我们经历了从高校建筑,到文化建筑,再到城市更新的历程,现在也有一些乡村项目,这给建筑师提供了很多机会。”

  打比方,设计软件变了,设计可能性大大增强,建筑材料更新迭代。“本科时,看到书上有清水混凝土很漂亮,当时国内还没有,但现在已有了很多这类建筑。”

  再比方,建筑幕墙更加多样化,玻璃不再只是遮风挡雨的功能,它也可“变成”透明的LED屏。“很多变化超出了我们以前的想象。”

  2018年,马明华40岁了。他拿下2018年度中国青年建筑师,这是行业里对青年建筑师的最高嘉。

  他说,这是积累下来的一个综合成绩。“对我是一种鼓励,我希望每一次的项目都尽可能做到趋于完美”。谦逊的马明华对南都记者说。

  生活中的马明华,热爱摄影。他拍建筑,注重空间与人的关系。“‘死’的建筑,活的人,是如何互动的。”建筑摄影之外,他也以摄影方式记录儿子成长的点滴。每年家人都会去北海海边“飞”一下。他想等多年后形成一个图片专集。

  “小区里盖一个棚子,就会有人过去聊天、交往、打牌,建筑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实际影响。”马明华说,建筑不仅是一个空间,不仅是美不美的问题,它会对、对社会、对人产生价值与影响。

  未来必然有更多样化的建筑。但无论怎么变,建筑是为人,为社会,为服务。马明华说,建筑本源的价值是不变的。

  四十年前,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在中国,对内、对外,如春风化雨,滋长出无限可能。四十年来,国家变得富强,变得充盈,价值变得多元。风云激荡,大浪淘沙。生于1978年的一代,与同生共长。值此四十周年之际,南方都市报联合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隆重推出“生于1978——寻找同龄人”大型报道。我们将寻访重大历史节点的人、与时代共同成长的追梦者;以人的尺度,丈量历史,总结得失。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