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的日本工业产品设计为什么能在这个领域仅花了短短几十年,便形成了轻、薄、短、小、巧的独特风格,以不可的势头,冲击着整个国际市场?从下面这些日本设计大师的经历与作品中,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荣久庵宪司,这位日本设计界的泰斗,在战后日本社会中第一时间提倡物品化、美的化,致力于用新技术解决问题,通过体验产品的方式,结合材料与工艺,不断优化最日常的细节,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当代社会生活。
他的设计,呈现日本人细心体贴的特质,并以设计满足用户愿望。他认为,现在的消费者要求设计既简洁,又要有额外功能的产品,要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是现今设计师面对的挑战之一。这个在日本设计史上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人,改变了不止一个领域的设计面貌,让更多人享受到了现代工业设计带来的所谓优越生活。
深泽直人,众所周知的著名产品设计师,家用电器和日用杂物设计品牌±0的创始人。许多知名公司如苹果、爱普生、日立、无印良品、NEC、耐克、日本精工株式会社、夏普、steelcase、东芝等都请他做过产品设计。
他将自己的设计概括为无意识设计,即:将无意识的行动为可见之物。比如这款带托盘的台灯,使用者在回到家之后,可以顺手把钥匙丢进台灯下面的托盘里,此时台灯就会自动亮起来;而在离开房间时,取走钥匙的同时,灯也会自动熄灭。
纵观这几位大师的人生经历及各个时期设计的作品,足以感受到日本工业设计史的变迁与发展,更能体会到这些大师在背后付出的心血。他们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就是努力促成富含创意的设计、高性能的材料以及先进的工艺相互融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创新、认知材料、了解工艺的过程,只有设计、材料、工艺高度统一,如意,才能做出用户最满意的作品。
目前来说,国内设计界普遍面临着一个让设计者无奈、且极度制约设计发展的问题--现实的材料以及制作工艺无法满足设计师心中的设想,设计与材料工艺不匹配,纵有千般创意,无奈于现实之下,无法施展。
对设计师而言,设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是了解材料相关属性,与生产人员交流,知悉其所能达到的极限,然后再进行一系列的设计;一部分设计师缺乏对材料的了解,一昧的强调感性、天马行空,使得设计的产品与现实,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各方面无法达标,令人失望。比如目前国内缺乏创新、一昧跟风的智能设备,还有那不断追求洋气的建筑材料......
就拿最简单的触屏手机来说,设计师们为了达到外观审美的极致追求,力求将屏幕边框趋近于无,这也是近几年各类手机共同的设计趋势。但是,就目前的工艺而言,只能无限压缩边框的宽度,而无法做到真正消除。于是,当我们打开手机后,还是可以在屏幕边缘看到一圈明显的黑色边线,而这个边线就是工艺的分水岭。
好的产品应该是高性能的材料、优良的工艺与完美的设计相结合的结果。设计离不开工艺和技术的支持,脱离现实工艺的设计可说是毫无意义的。工艺技术在无法满足现有设计的客观情况下,应配合其发展需要开拓出新子,不应当消极地成为设计的阻碍;而设计也应对工艺技术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方向引导作用,而不是简单盲目地迎合市场需求。
回归到国内的现状(,我们不乏好的设计师以及创新的设计,但材料的多样性以及工艺水平稍稍滞后于世界这两个问题制约着我们的设计师发挥,设计师的设计标准与材料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导致生产出的产品无法给消费者带来满意的体验。那么,
材料馆自2016年3月份对外以来,至今已有2000+企业(包括杜邦,赢创等众多知名材料企业)入驻,4000+可触摸的新型材料在此进行展览,已经吸引了嘉兰图、浪尖、洛可可、佳简几何、飞鱼、知行设计、无一设计等100+知名设计机构纷纷来访。
本文来源于ipfs